作者 Author | 唐隱
開始時間 Start Time | 2017/11/20
完成時間 Finish Time | 2017/11/28
(圖片來源:博客來 www.books.com.tw)
大綱 Content |
故事發生在唐憲宗時期
因宰相武元衡被殺、裴度被重傷而拉開序幕
意外捲入的女主"裴玄靜" 在多方探查後發現
似乎許多事情到最後都和王羲之的蘭亭序有關
而一路和她一起發掘真相的"崔淼"
也身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雖蘭亭序的真相及開唐之初的權謀最後都躍然於紙上
但許多謎團仍尚未解開
像是被聶隱娘讚道為最為鋒利的匕首
憲宗李純案上的離合詩
崔淼的真實身分
甚至是李長吉是否涉入其中?
或許在大唐懸疑錄後續作品中可找到線索
心得筆記 Note |
與任何一個具體的敵人相比,更難以戰勝的是時間。
天子可以藐視一切人,卻必須敬畏天地。
而天地,恰恰是以"時間"為手段操控蒼生萬物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只有看懂時間的流逝,才能看透"不仁"這兩個字的含義。
天子可以藐視一切人,卻必須敬畏天地。
而天地,恰恰是以"時間"為手段操控蒼生萬物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只有看懂時間的流逝,才能看透"不仁"這兩個字的含義。
在閱讀前先抄寫並詳細讀了遍蘭亭序
發現這篇傳世經典 在當年考試讀書時
並沒有好好的理解它
或說字面含義及註釋能夠讀懂、看懂
所欲表現的人文胸懷也可體會
但事隔多年再次拜讀 卻甚感疑惑
疑惑在於原為人文聚會寫作的序文
竟插入了人生的感悟 感覺有些不明就理
一度認為自己的古文程度退步了
直到讀小說到最後的揭迷
雖為杜撰沒有史實的考證
但我覺得書所述之"真蘭亭"卻是通順了
而現流通之"偽蘭亭"所截取之"俯仰帖"也合情合理
或許我再讀原文時的疑惑
也是作者書寫時的一個動機吧
發現這篇傳世經典 在當年考試讀書時
並沒有好好的理解它
或說字面含義及註釋能夠讀懂、看懂
所欲表現的人文胸懷也可體會
但事隔多年再次拜讀 卻甚感疑惑
疑惑在於原為人文聚會寫作的序文
竟插入了人生的感悟 感覺有些不明就理
一度認為自己的古文程度退步了
直到讀小說到最後的揭迷
雖為杜撰沒有史實的考證
但我覺得書所述之"真蘭亭"卻是通順了
而現流通之"偽蘭亭"所截取之"俯仰帖"也合情合理
或許我再讀原文時的疑惑
也是作者書寫時的一個動機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