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 星期日

閱讀人生| ⟪ 水中之書 ⟫ 舞台劇。劇場

2月看到消息時 早早的就把票買好了
終於在經過2個多月的漫長期待
以及來回需要6小時的車程中
看到了表演工作坊 何炅 何老師主演的 水中之書

是的 完全是衝著何老師去看的

Photo from 表演工作坊官網






整部戲很平緩
一般輕鬆舞台劇的搞笑段子
或是感人舞台劇的噴淚橋段
其實都沒有出現

開心有趣的片段 很生活 不誇張
深沉感動的片段 很日常 不矯情
沒有大起大落 故事是一步一步慢慢前進的


金融風暴下的香港,中環邊上的上班族個個面無表情。
英國留學歸來的何實創立了"快樂學"教室,
想為當下空虛的心靈注入一些精神營養,讓他們的內心充盈起來。
但何實的合夥人小蕭及其男友偉仔卻一心只想讓公司上市,
以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這讓何實感到萬分沮喪。
機緣巧合下,何實認識了一個神秘的小女孩水兒,
在她的引領下,不僅水兒的身世之謎慢慢揭開,
同時也帶著何實開始了一趟真正的心靈之旅,
經歷了一段傳奇的生命旅程。


                                              ---摘自 表演工作坊官網


很多很多的片段 好多好多句台詞
其實都當下都很有感受
但看劇就是這樣 無法按下停止鍵
細細思索後再按下播放鍵

還好 何老師的"何炅快樂店"的微信公眾號
有整理出部分台詞
讓我得以再精確地說出一些想法  公眾號文章連結請點我



⟪ 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一個奇蹟 ⟫

何實與水兒的相遇 親情與時空的交錯 確實是個奇蹟
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呢?

我們一生中 會遇到很多人 很多很多
但大部分的人都只是過客 而少部分的人 卻對你有著深刻的影響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 " 奇蹟 " 或是我們常說的 " 緣份 "

但緣份這件事 也只是個中性名詞 好與壞 沒有絕對
與你關聯深的緣份 不一定是能讓你幸福開心的緣份
與你短暫相遇的緣份 卻有可能影響你人生選擇的方向

但這就是人生的功課
或許那些你認為的過客 也是緣份 只是 太淺太淺
淺到 還沒能影響到你就走了


很多很多時候 你會思考你身邊的人事物
這些或長或短 或近或遠的關係
到底對現在的自己有甚麼影響? 在個性上 在價值觀上 在行動的表現上

有時候也會討厭自己 回頭看看自己的表現 真討厭
有時也會安慰自己 回頭看看一路走來 三觀還算正常 也該欣慰

不時的回頭 你會發現 你身邊的那些人給你的影響
好的 壞的
但總歸我們都要檢討回望

若何實不是對自己失望 又怎麼會更深的看待水兒的一切?
又怎麼會發現自己心裡的傷? 又怎麼會想辦法治癒自己呢?


⟪ 不能因為害怕失去,就不敢擁有 

這句話 在某種程度上 反映了我對很多事情的價值觀及心態
那種種不同原因糾結在一起 最後的結論可以只有三個字
" 安全感 "

這種害怕失去而不敢擁有的心態 不太好矯正
但沒辦法

因為你知道 這一系列的心情曲線的變化 是有多大差別
沒有改變 至少這條線都是平順的 在你能掌控的範圍的
假設我們稱之為0
但一旦擁有過 你的心情是往上的 是正值+
而失去的心情 是往下掉的 是負值-

你知道 正負之間的距離 並不是只有各自到0的距離
所以 你不夠勇敢 你不敢去賭那可能的雙倍落差

當然 你也因此而失去了一直往上正值的機會

就感情來說吧
有人告訴我 很多時候是1+1>2的
但事實上 你看看你身邊的人事物
到底1+1是>2 還是=2 或是<2 ?
或是根本1+1=1 ?
還是1+1=0、1+1<0 ?
統計下來 大家心裡有數

雖然把人的感情用數字去表達描述有失偏頗
但 卻是最直接有感受的一個展現方式
因為 誰不自私?

勇敢 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至少 現在的我 不勇敢

我能做的 在不能夠完全相信別人之前
只能先好好壯大自己 能完全依靠自己吧

至少確保自己在這一系列的人際關係算式中
自己這個1的價值是>1的


⟪ 我們生命裡,遇到的每一個人,我們不知道和我們是什麼樣的關係,
   有可能是很重要的關係,你就是不知道。你就先對他好,對他好,就對了
 

可能自己不是一個一開始就很熱絡的人 
甚至有時我覺得自己其實挺很冷漠
但一旦自己開始認可這個人 或是開始 " 喜歡 " 這個人
亦或只是單純的 無聊的 做一些自己能幫忙這個人的

其實付出這件事 就是很自然的了
不一定要要求彼此之間是一個怎樣的關係

我覺得人與人之間 不管親密或是疏遠
對於 " 付出 " 這件事 不應該抱有 " 回饋 "
或許這也可以套用到沒有期待 就沒有失望的這句話上

或是其實這一切的種種
只是叫你不要 " 貪心 "

如果你只是為了你期待對方的 " 回饋 " 而去主動 " 付出 "
或是你 " 付出 " 了 就開始打定主意 對非一定要 " 回饋 "
那麼 彼此的關係 不管一開始是好是壞 
最終 都會出現裂痕

不只是愛情是 親情 友情亦然
情緒勒索 就是一個例子

我相信 真心的付出 就是一個開心的過程
當然要讓人不自私的去索求相應的回饋也不簡單

只是 我想我們可以 好好學習
至少 這樣 會讓自己減少很多不必要的 " 放不下 " 


⟪ 在水中寫字是什麼感觉?稍縱即逝,轉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踪,
  不留戀,也不執著。我們的問题是,我們不懂得在水中寫字的道理,
  我們總是把字寫在纸上,在電腦裡,在微信裡,並且要留存,要留存,要留存…… 

許多事情 一體兩面 執著也是
執著 可以是讓你前進的動力 也是執著 成為讓你放不下的包袱

或許 我還是沒能明白 何實(或者說劇本)所說的 在水中寫字的道理
但 我想在我明白之前 在我還能堅持之前
把能記錄的 把能分享的 把想說的 用文字幾錄下來
能不能留存到最後的最後 其實也不太重要了
雖然可能若干年後 這些儲存在網路上的文字 哪天就關站消失了
但至少在紀錄的當下 你的心情又能在反芻一次
我想 記錄這件事的意義 就不只在記錄的事件本身了
重新的思考 重新的沉澱 以及想像
他是複習 也是學習的過程

或許 劇中何實所要表達的執著
是對於他不曾知道 卻意外透過水兒知道的 他的身世及他母親的故事
最後如果不放下 那麼有可能 往後的一切 都消失無蹤
但我倒覺得 在水中寫字這件事 給我最直觀的感受
不是稍縱即逝 而是 " 無力感 "
或許 就是何實在不清楚一切(包含快樂)的意義之前的無力感吧



還有一點想說的 就是 " 複製 "這件事
當何實了解到水兒的處境及水兒身分的真相時
他為了不讓水兒重複過往的痛苦 把他鎖在了房間裡
但這麼做 跟水兒的叔叔(亦或說父親)拘著水兒有甚麼不一樣呢?

當然 何實不曾參與過水兒的童年 
亦無法親眼學習到水兒爸爸這樣一個"鎖住"他人的做法
但透過水兒的轉述 得知這樣的一個手段而深刻的印在腦海中 也不無可能
而往往 它就變成是一個本能 
能快速提取出來 去解決自己心中焦慮事件的方式

我們的人生常常都會這樣 
自己最討厭的事情 最後自己卻又做了

Photo from 表演工作坊官網


當時 大概也只是看了一下表坊的故事簡介
對這部戲沒有太多的想像
雖然表演工作坊的戲一定是有很高的品質保證
但並不一定每個都適合自己 
像表坊很有名的 " 暗戀桃花源 " 
雖不是看現場表演 而是看影音錄像
就覺得 沒有帶給我高名氣一樣的高感觸
當然 不可否認的 我不是專業的劇評 也沒有專業的研究
甚至沒有非常細緻的感受力去體會

所以這部戲我真的是為了看何老師去的
畢竟從看大陸綜藝節目而慢慢知道他到現在短短的幾年
沒有追星的認真追他所有的節目
但卻每次從看到有他身影的地方 都能感受到暖暖的溫度 

這次 終於在不算近的距離 卻也在同一個空間裡
看到了何老師 
跟隔著螢幕的感受一樣 也不太一樣

聲音 認真 一樣 
跟電視的聲音一樣 沒有差別
跟電視的狀態一樣 很專注的表演

聲音 認真 也不太一樣 
因為我會覺得 這是何實的聲音
因為我會覺得  這是何實的狀態 而不是何老師


直到終場謝幕 才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映像裡暖暖的何老師


飾演水兒的簡嫚書也很棒
有 " 演 " 出小女孩的感覺
之前看資料是說 水中之書的首演
演水兒角色的是 黃磊老師家的多多
我想如果給真的小女孩演
應該會更好吧
畢竟很多經歷的事情 眼神和狀態
不是靠超齡或是神一般的演技可以蓋過的
但最後水兒長大成為媽媽的那一段就非常的自然!
我想也跟成為媽媽的嫚書有很大的關係吧!


劇中有一幕 就是水兒和何實坐在旋轉木馬上面的問答
可能是道具的問題出了一點失誤
但一點都不影響場上的演員的表現
何老師所坐的旋轉木馬從一開始就好像不是很順暢的升降
何老師的腳還得一伸一曲得控制著
結果突然一聲 " 啪搭 " 木馬整個掉下來到底坐上
全場都嚇到了
但何老師依然冷靜 而嫚書卻也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繼續坐著會動的木馬 說著天真小女孩的台詞

但一切都非常得巧 這一場是何實和水兒討論快樂的意義
我有點忘記水兒的台詞是甚麼
但大概就是 " 木馬不動了怎麼辦呢? "
真的 何老師的木馬就是誌麼的巧的故障了 不動了
這一段 全場也都笑了

這個巧合 讓我已經分不清楚 到底是失誤 還是刻意為之的了
當然 沒有 專業的演員演繹 巧合也就不顯的巧合了


這場戲我覺得一切都比期待的還要精彩
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換場吧
我覺得換場頻率有點多了

整場好多好多次都是換場的走位布景移動的聲音
尤其這不是一個走緊湊配樂的劇
所以這些步伐聲響顯得更清楚


Photo from 表演工作坊官方FACEBOOK
Designed by KuanYu

說到布景
一開始的那片窗景我覺得好熟悉
有沒有很類似?
看到這個布景我立馬就想到了前年的手寫溫度計畫
關於小王子的 一個開端   有興趣可點這裡

演出當天
因為是水中之書 台灣首演的最後一場 
碰巧又適逢母親節
所以最後賴聲川導演出現了!!!
還來的全場大合影!!!
是的 不用四捨五入
我真的跟何老師和導演有了一張合照了!!!

什麼? 你說太小根本看不出來
我說因為我的位置太好認 臉又大
以至於放大到模糊是真的可以找到我的!!! 😎😎😎

Photo from 表演工作坊官方FACEBOOK



最後的最後 我得承認 
拖延症晚期的孩子已經沒救了
致我一個月前開心的時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