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Kuan Yu
寫這篇前 一直不知道怎麼開頭
直到一瞬間想到了 我所去過的好多個蘇州古鎮
好多人覺得 你幹嘛去那麼多古鎮 不都一樣嗎?
蘇州園林? 不都長的一樣嗎?
嗯 那麼 我又問我自己
古建築那麼多 不都差不多嗎?
大部分我都還是覺得不一樣的
大概只有一次 是去清西陵的時候
因為 那時候 沒有做功課 不知道他的意義
那 你說跟這什麼茶的 有甚麼關係啊?
當然有阿 你覺得 茶和茶之間有甚麼不一樣?
好不好喝? 品質? 價格?
或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意義" 這件事很重要
如同當你知道每個古鎮、園林有著不一樣的布局
如同當你知道每個古建築有其建成的歷史背景
一樣 也不一樣
就看你怎麼去看待他對你的意義
知道 "酸柑茶" 沒有文青般的特別開始
就只是因為無聊在電視頻道轉到節目採訪
節目內容採訪到了 在新竹北埔的劉還月老師
他說到 "為什麼會有酸柑茶" 的緣由
這個 "意義" 讓我頓時對這個茶 有了興趣
每年過年前 就是虎頭柑量產的季節
當地客家人 幾乎每家門口都有放養那麼一棵橘子樹
為的是大大胖胖 虎頭虎腦的體面外型 可以放在神龕前
也因為虎頭柑的 健壯
讓他可以保持體面的外型許久
所以一顆結實纍纍橘子樹 被需要的數量是很少的
你說為什麼不吃掉?
據說太酸了 所以基本上不拿來當水果吃的
有一種吃法是拿來沾醬油吃
但也消耗不了多少 虎頭柑的數量
於是勤儉的客家人 為了不浪費虎頭柑
所以想了個方法 拿來加工 製成酸柑茶
酸柑茶的製法 若簡短的說明
就是把橘子洗淨後 把果肉挖出來 保留完整的果皮成盅
挖出來的果肉 加以藥材及茶葉拌勻 填塞入果皮盅裡
最後用棉繩均勻綁紮 經歷多次蒸煮日曬
成就最後我們所看到的酸柑茶
填塞入的茶葉 也是自家茶樹摘完可販售製茶的頂芽後
所餘下的較粗老茶葉
大家可以去找找劉老師的文章及影片
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因為客家人這樣的性格 造就了酸柑茶的誕生
在製茶工藝 品茶藝術外 又有了他生活文化上的意義

photo by Kuan Yu
由於對酸柑茶好奇 因此關注了劉老師的臉書
在去年九月 得知老師有酸柑茶的品茶會
就邀同學一起去參加了
雖然老大不小了 不過突然出現了我們這樣年紀的女生
老師驚訝了一下 一直問我們
為什麼會知道酸柑茶?
為什麼會想來?
第一次看到老師 就感覺很親切
會開開小玩笑 沒有身分階級的距離
真真的跟我們景觀系的老師很像 亦師亦友
當時突然興起了比較的念頭
此活動前曾參加的一個建築旅行講座
是建築或景觀設計的女性老師
講解上海蘇州及烏鎮的景觀建築
老師看上去就非常的......有氣質
當初會參加這樣的一個講座 實則也是因為想在旅行前
能有多一些別於以往的認識及選擇
因為學設計 對老師本身就帶了親切感
於是講座後 開開心心的跑去詢問老師問題
但得到的是 冷淡的回答
頓時 親切的感覺就拉成了上與下的距離
以上就是題外話了 只是想強調一下
劉老師給我的感覺有多麼的親切
品茶會上 我的收穫不是如何"品茶"
畢竟喝茶是件雅事 也是件需要興趣的事
我不覺得我需要附庸風雅的去極力的躋身加入
但 的確從中 習得了不少知識
人與環境 人與生活 以及我們已經丟失的 "慢"
"好東西值得等待" 我覺得還是形容的俗了一些
而且不是等待就能等到好東西
但凡事 真的得實實在在地去經歷 如同酸柑茶
必須實在的經過多次的蒸煮
必須實在的拆繩並重新綁紮
必須實在的接受數月的陽光及風
沒有特別的秘訣 有的就是我們要認真實在對待

photo by Kuan Yu 老師家的小合院

photo by Kuan Yu 合院裡的檸檬伯爵紅茶

photo by Kuan Yu 經受陽光的檸檬伯爵紅茶
晾曬在老師家合院的檸檬伯爵紅茶 散發出清淡迷人的香味
同學又這麼剛好的 很愛伯爵茶
於是乎 記下了販售時間 就在隔年的過年前左右
今天過年前想起了這件事
於是詢問了老師 老師說今年茶年份還不夠 暫不販售
然後 又依然提出了疑問 為什麼我會知道
............................................................
經提示 老師終於想起了去年的兩個屁孩
在老師可能是客套性的讓我們有機會再過去玩後
我非常的不要臉的詢問老師需不需要酸柑茶小義工
所以 第二次與酸柑茶的約會又成行了
這次又多了一位同學
然而 我以為是認真的在那邊拌果肉 塞茶葉
沒想到 製作期程還在前段
在到達當天 我們直接約在半路
跟著老師的車去到果園 摘 ! 橘 ! 子 !
當然 老師又問了一次 為什麼我們要去
心裡真的 非常的疑問 到底我們看起來有多不像會想來的人呢?
而這次過後 我想老師不會再問同樣的問題了
因為 在我們三個野孩子的行為表現:
徒手摘橘子 不怕髒 還神力非凡 甚至爬上樹
可能顛覆了老師一開始對我們三個女子對於農務
應該會肩不能扛 手不能提 還會翹起蓮花指 小心翼翼神經兮兮 的那種
最終 老師吃驚過後準備送我們的禮物
就是下午帶我們幾個野孩子去晃晃
結果 整天的學習計畫
就在摘幾顆橘子 搬幾袋橘子 洗幾顆橘子 的狀況下結束
然後 還憑白又吃又拿的 心虛的很.......

photo by Kuan Yu 採回來 扛上屋的虎頭柑

photo by Kuan Yu 排放整齊通風的虎頭柑
對了 鄰居婆婆的糖醋醃蘿蔔真的超級好吃!!!!

photo by Kuan Yu
真的挺感謝老師的
沒有幫上什麼忙 可能還拖累了進度
但老師還是願意帶著我們到處轉 談一些有趣的事情

photo by Kuan Yu
最後的最後 感嘆還是得有的
這是這兩年 越來越深的感觸
在我們追求快速的時代 很多東西留住卻又留不住
資訊量太大 得到太容易 反芻太少
越經歷 越覺得自己的不足
或許 怎麼都追不上我們心中的美好
在此再次督促自己 要再多堅持努力一些
不始於足下 就永遠不會往美好走
很有感情,真是迷人!
回覆刪除謝謝老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