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uthor | 安荷樂絲.杜良特(譯:葉淑吟)
開始時間 Start Time | 2019/04/08
完成時間 Finish Time | 2019/04/20

(圖片來源:博客來 www.books.com.tw)
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壞消息而起了波瀾。
因郵件日漸稀少,郵局無以營運,面臨即將關閉的命運,
而鎮上唯一的女郵差莎拉將被轉調至馬德里。
為了幫助莎拉,看著她長大的鄰居老奶奶羅莎決定提筆寫下一封信,
為了幫助莎拉,看著她長大的鄰居老奶奶羅莎決定提筆寫下一封信,
說出深藏心中長達六十年的祕密。
然而,這封信卻意外促成另一封信,進而開啟了連鎖信效應。
就這樣,鎮上居民紛紛加入寫信接力的行列,
寄出一封封真摯動人、傾訴著各式人生絮語的信。
--摘自本書書底簡介
心得筆記 Note |
當初在網路書店看到書訊及簡介,毫不猶豫的就下訂了
確實 這樣的主題、手寫的溫度 非常能提起我的興趣
故事結構很簡單 令人感到動容的是每封信件背後的心情
讓我想到每每自己寫信時 收信時
以及每次以不管怎樣型式的提筆書寫或打字時
對了 好久沒有看翻譯小說
對於記憶較長且相似的外國名字真的有點難度
想到當年外國歷史背的也是很辛苦且常常搞混……
摘錄部分有感觸的文句 如下:
1.凱蘿「我們每個人都希望總有個人記得自己。」
2.莎拉給凱蘿
[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在任何時刻、事情都能有所轉變。
有時,我們的人生會出其不意露出藏匿的那面、暴露過往的傷痕。
但是,透過交叉相乘的力量,能回到正軌、重新開始。 ]
3. [ 情書要動人,下筆時要欲語無從,完筆時要不知所云 ] —盧梭
4.愛爾瑪「我們都需要喘口氣,可能是扮演其他角色、認識其他地方、或需要靠近我們心愛卻遠走他方的人、需要在離鄉背井時能有家的感覺……對多數一般人來說、信件就是最能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不是每個都付得起機票、能夠逃離變得複雜或無聊到令人窒息的事物……」
5. [ 給米蓮娜的信 ] —法蘭茲‧卡夫卡Franz Kafka
[ 背叛我的不是人,而是信,嚴格來說,不是別人寫的信,而是我親筆寫的信。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寫信會赤裸裸暴露世上所有凡夫俗子的內在。一個人能在一封信的字裡行間、或透過一連串緊密相扣的書信往返、與臆想的對象對談,信件可能見證著一切。藉由信件,人與人能交談的說法從何而來?交談可以是想著遠方的人、可以是抓著身旁的人,至於其他的,則超出人類的能力範圍 ]
6. [ 因為愛,我們才確實活在這個世界。只有對人付出的人生才有存在價值 ]—愛因斯坦
手寫文字的寄件其實一直有在執行,多是明信片、小卡片
雖然頻率不一定很頻繁 但也算自己堅持最久的一個喜好了吧!
算算至少也有五、六年以上了
如果說真正開始寫較長文字的”信”
大概就是從去年開始 是”手寫溫度”計畫的第三年
這年的遊戲規則比較自由 所以得到了一封長長文字的信件
出自蘇州友人漪漪大才女
禮尚往來 也開始寫了長文信件回寄
(其實第二年的計畫 也有從夢蝶大美女那邊得到長文信
不過當年度我自己給自己的規則比較嚴格 所以就沒有回以長文了)
有時是回饋漪漪前信的內容、有時又另外延伸了自己的觀點
其實很多時候 常常會忘記自己說過甚麼
而有可能在另一封信又提到類似的說法
或許很多人覺得網路通訊也能擁有類似的對話
但認真想想 我們可曾用MAIL、LINE、微信等等交流如此深刻的對話?
尤其在一來一往的快速對話之間 可能許多文字就破碎了
而確實也會在文字分享的過程中
又重新檢視了一次自己的觀點、過往
這也是又給自己一次再思考的機會
而手寫文字和電腦打字的差別在於
我們會更謹慎、且在腦海重新組織後才下筆
書寫或許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