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uthor | 張欽楠
開始時間 Start Time | 2019/04/22
完成時間 Finish Time | 2019/05/19
(圖片來源:博客來 www.books.com.tw)
大綱 Content |
介紹和闡釋每一位建築師的生平事跡,
並把中國古代建築師的作業環境、方法、成果
與同時期國外的建築及建築師進行對照,
客觀地評價建築師們的功績。
在各章中,也納入同時期的其他建築師的簡介,
以烘托當時的時代背景,並以「知識鏈接」的方式
介紹同時期的國外代表建築師,
試圖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歷史場景。
--摘自本書書底簡介
心得筆記 Note |
雖然本書題目就是告訴你今天的主角就是"中國古代建築師"
但實際上我倒覺得比較像"中國古建築史概述"
雖然作者整許多文獻並羅列各時期能撐上"建築師"的人
但單對於"人" 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反而是在當時的政治、文化環境對建築與建築師的影響
闡述較為清晰
本以為以"人"為題的書 故事成分佔比較多
結果反倒是"史"的比例佔更重
縱向(中國歷代)橫向(國外同時期)的對比
更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而這些差異 更是在中國近代史中、國家的衰弱中
確實的體現
作者也會針對各種資料及文獻 做出自己對時代觀點的總結
但總覺得看似客觀的論述 卻帶有及為主觀的部分
不是不好 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同的切入點去看待同一件事物
但確實 這些觀點某些對於我來說 還是不太認同且以為然的
部分列點如下:
1.羅馬帝國(同時期為西漢)
作者就羅馬時期的三幢公共建築:大角鬥場、公共浴堂、萬神廟
及其他建築的使用:供市民集會的公共廣場、有音樂舞蹈表演的劇場、
供應各式商品的市場,用東方的眼光來看
就判定當時的古羅馬城為 "縱慾主義" 的城市
並說明建築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滿足人們肉體及精神享受的需要"
我並不認為單單用建築就可以看出城市是否"縱慾"
難道當時中國沒有酒樓、妓院? 沒有雜耍團、沒有戲班子?
從建築成就要來判定"縱慾"這件事 有點專斷了
2.劉伶⟪以天地為屋宇⟫
作者認為"以天地為屋宇"符合我們今日所說的「生態綠色建築」的概念,
就是把大自然作為一棟建築,使自己生活在自然中。
感覺作者對「生態綠色建築」的定義,有點刻意。
而且以我對"以天地為屋宇"一句子的理解,
應為"不受框架限制"、"不受拘束"的概念
和建築沒啥關係吧?
「生態綠色建築」應為「向自然學習」且「以不干擾原生態的手法」
進行的建築設計
3.西晉
作者認為把西晉滅亡歸咎於「清談」的文人是不應該的,
認為應譴責的是迷戀戰爭且不斷修建宮殿寺廟的黃帝、貴族們,
而非當時文士(清談文人)
歸咎於當權者的論述沒問題,但哪個朝代不是這樣?
那把部份責任給文士,應該也沒問題吧?
但實際上我倒覺得比較像"中國古建築史概述"
雖然作者整許多文獻並羅列各時期能撐上"建築師"的人
但單對於"人" 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反而是在當時的政治、文化環境對建築與建築師的影響
闡述較為清晰
本以為以"人"為題的書 故事成分佔比較多
結果反倒是"史"的比例佔更重
縱向(中國歷代)橫向(國外同時期)的對比
更能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異
而這些差異 更是在中國近代史中、國家的衰弱中
確實的體現
作者也會針對各種資料及文獻 做出自己對時代觀點的總結
但總覺得看似客觀的論述 卻帶有及為主觀的部分
不是不好 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同的切入點去看待同一件事物
但確實 這些觀點某些對於我來說 還是不太認同且以為然的
部分列點如下:
1.羅馬帝國(同時期為西漢)
作者就羅馬時期的三幢公共建築:大角鬥場、公共浴堂、萬神廟
及其他建築的使用:供市民集會的公共廣場、有音樂舞蹈表演的劇場、
供應各式商品的市場,用東方的眼光來看
就判定當時的古羅馬城為 "縱慾主義" 的城市
並說明建築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滿足人們肉體及精神享受的需要"
我並不認為單單用建築就可以看出城市是否"縱慾"
難道當時中國沒有酒樓、妓院? 沒有雜耍團、沒有戲班子?
從建築成就要來判定"縱慾"這件事 有點專斷了
2.劉伶⟪以天地為屋宇⟫
作者認為"以天地為屋宇"符合我們今日所說的「生態綠色建築」的概念,
就是把大自然作為一棟建築,使自己生活在自然中。
感覺作者對「生態綠色建築」的定義,有點刻意。
而且以我對"以天地為屋宇"一句子的理解,
應為"不受框架限制"、"不受拘束"的概念
和建築沒啥關係吧?
「生態綠色建築」應為「向自然學習」且「以不干擾原生態的手法」
進行的建築設計
3.西晉
作者認為把西晉滅亡歸咎於「清談」的文人是不應該的,
認為應譴責的是迷戀戰爭且不斷修建宮殿寺廟的黃帝、貴族們,
而非當時文士(清談文人)
歸咎於當權者的論述沒問題,但哪個朝代不是這樣?
那把部份責任給文士,應該也沒問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